乌克兰政府大楼首次遭袭,但却不是俄罗斯干的?特朗普突然说要和普京通电话“搞定战争”;泽连斯基竟提出要走“韩国模式”,能行得通吗?欧洲国家力挺乌克兰,却不知,自己最大的敌人,早已不是俄罗斯。这场冲突,谁才是最大赢家?
据环球网报道称,近日,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新一波大规模空袭,也是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。而这一次,基辅的乌克兰政府大楼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被直接击中。
但令人意外的是,对于乌克兰政府大楼遭袭这件事,俄乌说法并不一致。
欧盟驻乌克兰代表团团长凯斯蒂乌蒂斯·马瑟诺娃称,击中大楼的是俄制“伊斯坎德尔-K”巡航导弹。乌总统办公室顾问弗拉修克对外称,政府大楼很可能是“被导弹的一部分击中”,燃料引发火灾,但弹头未爆。
不过,俄罗斯很快否认,称此次空袭只涉及乌克兰境内的无人机生产基地,和发射设施以及空军基地,其他地方并不在待打击范围内。乌克兰政府大楼遭袭,单纯是因为乌克兰自身防空系统操作不当,被自家的防空导弹击中。
展开剩余79%那么,乌克兰为什么要炒作这个话题呢?
俄罗斯表示,乌克兰是想用这种苦肉计来刺激欧洲,好让欧洲国家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,从而达到延宕俄乌冲突的目的。
这一说法很有可能,因为在事发后,乌克兰总理带着60多名外国使节来到了遭袭后的政府大楼,并对外宣称,俄罗斯不想要和平,“战争进入新阶段”。
事实上,从特朗普和普京会晤之后,俄乌冲突就有恶化的趋势,美俄密谈进一步刺激到了欧洲,促使欧洲开始疯狂教唆乌克兰激化冲突。
对此,特朗普束手无策,乌克兰政府大楼遭袭后,特朗普对媒体透露,几位欧洲领导人即将来访,讨论俄乌停火事宜,而他也将很快和普京通话。
他还自信满满地说,虽然他对现状并不满意,但他能搞定这场战争。“搞定”是特朗普风格的关键词,言下之意,他将再一次推动快速交易式解决方案,哪怕代价可能是牺牲乌克兰部分主权。
但事实已经很多次证明,这样的办法根本行不通,再谈也是浪费时间。
而泽连斯基这边,似乎也嗅到气氛有变。
近日他接受法国《观点》周刊专访时,首次提出以“韩国模式”解决乌克兰危机。他说,1953年朝鲜停战后虽未签署和平协议,但韩国在美国军事保护下实现经济腾飞和安全保障。乌克兰也可以走类似路径:暂时搁置乌东四州主权争议,以当前战线为停火基线,依靠美国和欧洲提供长期军备与核保护伞。
泽连斯基还真是够天真,这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!
“韩国模式”的确有参考价值,朝韩停火七十多年未爆发大战,美军驻防、武器更新、经济援助不断,使韩国长年处于“武装和平”状态。
但乌克兰与韩国处境有三点根本不同:第一,俄罗斯不是朝鲜,它是核大国和能源巨头,战略威慑力完全不同;第二,欧洲内部立场分裂,法德波等国利益并不一致,难以形成“共同防御承诺”;第三,美国政策极不稳定,特朗普如此善变,若说施压乌克兰割地求和那是绝对有可能的,但让美国保护乌克兰,是不可能的事。
更何况,泽连斯基所说的“韩国模式”其实回避了一个残酷现实,韩国接受的是“长期分裂”,而乌克兰宪法明确规定“绝不以领土换和平”。如果他走这条路线,意味着乌克兰无限期放弃克里米亚和乌东,并依赖西方驻军,将在国内面临巨大的政治反弹。
怎么看,乌克兰面临的都是一个无解的死局。
而最可能的结局,或许不是“韩国模式”,而是“冲突冻结”,战线逐渐固化,低强度交火持续,国际援助疲劳加剧,乌克兰事实上失去部分领土,甚至这种“不战不和”的状态可能将延续数年。
事实将再一次证明,特朗普无法有效解决俄乌冲突,只会让战争不断外溢,拖得时间越久,俄乌冲突就越难以解决。
他能做的,就是让美国从俄乌冲突中抽身出来,让欧洲来当这个冤大头。
如今看来,俄乌冲突最大赢家,将是美国!
我们看到,特朗普现在已经不再直接给乌克兰提供军援,而是让欧洲购买美国武器,然后提供给乌克兰,这样一来,美国不仅能够保住在俄乌冲突中的话语权,还能狠狠赚一波钱。
此外,他还将国防部更名为“战争部”,目的就是为了战略收缩,从“防御”转向“进攻”,从“守成”转向“扩张”,实质是在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冲突做准备。
而要发动战争,并且想要打赢战争,光有自己的实力还不够,必须有一个稳定可靠的“后勤输血站”。这个角色,自然就是欧洲。
欧洲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,成为最理想的支撑点。欧洲技术强、工业基础仍在、经济发达,更重要的是,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。这种不对称的关系,使欧洲成了美国布局中那个“无法拒绝”的合作伙伴。
可怜的欧洲国家,到现在了,还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的头破血流,殊不知,美国要的是整个欧洲的命脉,相比起俄罗斯的安全威胁,美国才是那个最恐怖的敌人。
至于乌克兰是死是活,谁又在乎呢?反正乌克兰的稀土,美国已经拿到手里。它的挣扎、它的牺牲,某种程度上已成定局。
发布于:山西省瑞和网-配资平台大全-免息配资开户-个人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